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摘要:目前大部分政治术语的翻译很难让人满意,原因是译者罔顾文化、意识形态等差异,把“外宣”当作“内宣”,造成外宣传播效果堪忧。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翻译政治术语时如何跨越文化背景、认知背景、意识形态等差异,用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方式传递信息,从而让译文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同感”,达到外宣应有的效果。经分析,笔者认为对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可采用约定俗成的译法、按字直译和替代策略,而针对文化负载词则可采用添加范畴词和文化再现的策略,最后可通过补充词义、省译的方式对标语口号进行翻译,从而实现准确传达这些政治术语所要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的信息,最终达到外宣应有的效果。希望本文提供的翻译策略,也能为以后的政治术语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政治外宣文本中的中国政治术语翻译策略
致谢 6-7
摘要 7-8
ABSTRACT 8
引言 11-12
第一章 项目综述 12-14
一、陈云纪念馆解说词项目案例描述 12
二、翻译流程 12-14
第二章 陈云纪念馆解说词政治术语分类及翻译难点 14-18
一、专有名词 14-15
(一)译法尚有争议但已被广泛接受的专有名词 14
(二)建国初期无官方译名的过渡性机构名称 14
(三)文内反复出现的专有名词 14-15
二、文化负载词 15-16
(一)意识形态差异造成读者难以理解的文化负载词 15
(二)文化缺省造成读者难以理解的文化负载词 15-16
三、标语口号 16-18
(一)词义空缺的标语口号 16
(二)语义重复的标语口号 16-18
第三章 陈云纪念馆解说词政治术语翻译策略 18-28
一、专有名词的翻译策略 18-22
(一)使用约定俗成的译法 18-19
(二)按字直译 19-20
(三)替代 20-22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22-25
(一)文化再现 22-23
(二)添加范畴词 23-25
三、标语口号的翻译策略 25-28
(一)补充词义 25-26
(二)省译 26-28
结语 28-30
参考文献 30-31
附录 31-82
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1]替代与省略在英汉语篇翻译中的运用[J]. 王淑东,张东力,任苗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2]顺应理论观照下的政治术语翻译[J]. 万石建.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汉语语义重复词句的省译[J]. 曾剑平. 中国科技翻译. 2018(04)
[4]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好十九大报告的英文翻译(六)[J]. 陈明明. 英语世界. 2018(08)
[5]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J]. 冯雪红. 上海翻译. 2014(01)
[6]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翻译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考察[J]. 方仪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7]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J]. 张耘. 芒种. 2012(23)
[8]论分析哲学理论在专有名词翻译实践中的运用[J]. 陆涓.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9]从交际价值看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J]. 陈长颖. 大家. 2011(03)
[10]论术语翻译中增词的类型和理据[J]. 曾维秀. 商场现代化. 2005(20)
[11]论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再现”[J]. 陆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S2)
[12]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王沪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