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草场,同时它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共属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草场有地球“皮肤”之称,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止风沙固定沙丘及保护生物平衡等方面,具有绝对主导作用。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南濒黄河,其草场资源丰富,全市草场面积为3019万亩,为其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受自然灾害、企业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建设草场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包头市的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经济概况,分析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研究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的障碍因素,并为该地区草场生态环境发展总结出有效对策,对我国草场生态发展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出发,通过对比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其次,本文从实质、内容上定义草场与草场保护,并分析生态环境的概念,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外部性理论等,为本文指明了理论方向。再次,在研究了包头市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候、水文、矿产、生物等资源的基...
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导论 12-17
1.1 研究背景 1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3
1.2.1 研究目的 12-13
1.2.2 研究意义 1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1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15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16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7
1.4.1 研究思路 16
1.4.2 研究方法 16-17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7-21
2.1 相关概念界定 17-18
2.1.1 草场 17
2.1.2 草场保护 17-18
2.1.3 生态环境 18
2.2 理论基础研究 18-21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18-19
2.2.2 公共物品理论 19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20
2.2.4 外部性理论 20-21
第三章 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21-33
3.1 包头市区域概况 21-26
3.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2
3.1.2 草场资源情况 22-25
3.1.3 社会经济情况 25-26
3.2 草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26-29
3.2.1 草场退化的现状 26-27
3.2.2 草场保护的现状 27-29
3.3 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 29-33
3.3.1 草场载畜能力较低 29-30
3.3.2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30-31
3.3.3 生物内部结构失衡 31
3.3.4 土地荒漠化严重 31-33
第四章 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33-37
4.1 草场归属因素 33-34
4.2 自然灾害因素 34-35
4.3 企业生产因素 35
4.4 农牧民自身因素 35-37
第五章 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 37-43
5.1 国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37-40
5.1.1 美国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37-38
5.1.2 澳大利亚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38-39
5.1.3 新西兰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39-40
5.2 国内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40-41
5.2.1 吉林省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40-41
5.2.2 青海、新疆和西藏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41
5.3 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的启示 41-43
5.3.1 加大草场保护的法制建设 41
5.3.2 转变草场畜牧业发展方式 41-42
5.3.3 加大草场建设的经济投入 42-43
第六章 解决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43-47
6.1 提升草场载畜能力 43-44
6.1.1 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 43
6.1.2 加大草场环境建设投入 43-44
6.2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44-45
6.2.1 加强草场保护法制建设 44
6.2.2 实行强制封育、划区轮牧制 44
6.2.3 加强草场水土流失治理的科技支撑力度 44-45
6.3 科学规划草场,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45
6.3.1 合理开发草场 45
6.3.2 科学划分开发区域 45
6.4 大力推进草场荒漠化治理进程 45-47
6.4.1 综合治理草场环境 45-46
6.4.2 应用PPP模式治理荒漠化 46
6.4.3 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个人简历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