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摘要: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各类人才必备技能之一,包括中职院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基于用人市场需求以及人才发展需求,纷纷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以提高人才计算机应用技能。但是调查发现,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落后,存在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成效不高的问题,影响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掌握。随着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基于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智能硬件设备越来越普及,以微课为代表的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为中职院校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陈旧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将微课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优势特点,改善传统课堂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解决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QH职校为例,探讨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研究发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都存在问题。一方面,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习惯等方面的种...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10-20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
1.2.2 实践价值 11-1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3
1.3.1 研究内容 12
1.3.2 研究方法 12-13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0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3-16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6-19
1.4.3 研究评述 19-20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0-24
2.1 概念界定 20-22
2.1.1 微课 20-21
2.1.2 翻转课堂 21-22
2.2 理论基础 22-24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23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24
第三章 QH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4-40
3.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 24
3.2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情况调查 24-35
3.2.1 学生层面调查 24-30
3.2.2 教师层面调查 30-35
3.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35-37
3.3.1 教学方式简单、忽视学生需求 35-36
3.3.2 传统课堂局限较多,学习资源较少 36
3.3.3 学生学习态度差、学习成果不佳 36-37
3.4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的完善策略 37-40
3.4.1 引入微课,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37-38
3.4.2 引入微课打破课堂限制,扩充教学资源 38
3.4.3 引入微课,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38-40
第四章 QH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课教学设计 40-55
4.1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课教学应用分析 40-47
4.1.1 教学需求分析 41
4.1.2 微课应用原则分析 41-42
4.1.3 教学资源的及工具的选择 42-43
4.1.4 教学方法的选择 43-45
4.1.5 教学应用规划 45-47
4.1.6 教学评价 47
4.2 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案例 47-55
4.2.1 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 47-49
4.2.2 利用微课进行引导探究教学 49-51
4.2.3 利用微课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51-55
第五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实施及成效分析 55-63
5.1 微课教学的实际应用 55-58
5.1.1 准备 55
5.1.2 实施 55-56
5.1.3 观察 56-57
5.1.4 反思 57-58
5.2 教学效果评价 58-63
5.2.1 学习动机的差异 60
5.2.2 学习方法的变化 60-61
5.2.3 学习结果的变化 61-63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3-64
参考文献 64-67
附录 67-74
附录1 67-69
附录2 69-71
附录3 71-74
致谢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