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低龄儿童人数的增加,对幼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幼有所育”、要“办好学前教育”,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对作为准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培养他们的高职院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顶岗实习作为检验与实践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其实施效果十分重要。顶岗实习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和政府多方的积极配合。目前,国内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现状问题的研究还相对欠缺。为此,本研究以Q市高职院校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调查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存在理想与现实造成的心理落差大、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上不够灵活和传统、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的内容不够均衡、社会质疑让顶岗实习生止步等问题。为此提出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完善策略:首先顶岗实习生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制定前期职业规划,积极储备能量,加强反思及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相关法规,提高自我...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选题缘由 10-11
1.2 应用前景 11-12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3
1.3.1 研究目的 12
1.3.2 研究意义 12-13
1.4 核心概念界定 13-14
1.4.1 学前教育 13
1.4.2 高职院校 13
1.4.3 顶岗实习 13-14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6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4-16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1.6 研究方法及思路 16-18
1.6.1 研究方法 16-17
1.6.2 研究思路 17-18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 18-46
2.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8-22
2.1.1 编写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18-21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2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46
2.2.1 基本信息 22-23
2.2.2 认知观念方面 23-27
2.2.3 能力现状方面 27-33
2.2.4 管理保障方面 33-46
第三章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6-56
3.1 高职院校学生方面 48-49
3.1.1 理想与现实造成的心理落差大 48
3.1.2 能力转化及学习主动性差 48-49
3.1.3 反思能力差 49
3.2 高职院校方面 49-52
3.2.1 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够灵活 49-50
3.2.2 实习幼儿园的选择欠周全 50
3.2.3 指导教师的选派考虑不周 50-51
3.2.4 监督管理及保障力度不足 51-52
3.3 幼儿园方面 52-54
3.3.1 对顶岗实习生的监督与考核评价机制尚待完善 52-53
3.3.2 可选择的幼儿园指导教师受限 53
3.3.3 幼儿园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的内容不够均衡 53
3.3.4 幼儿园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生指导的动力不足 53-54
3.3.5 顶岗实习生岗位安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54
3.4 政府方面 54-56
3.4.1 政策落实和监督力度尚待提高 54-55
3.4.2 政府的经费投入还需加大 55
3.4.3 社会质疑让顶岗实习生止步 55-56
第四章 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策略 56-67
4.1 学生层面 56-58
4.1.1 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56-57
4.1.2 制定前期职业规划,积极储备能量 57
4.1.3 加强反思及自我管理能力 57
4.1.4 学习相关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7-58
4.2 高职院校层面 58-62
4.2.1 做好顶岗实习的动员宣传工作 58-59
4.2.2 加大选择实习园所的干预力度,向示范幼儿园倾向 59
4.2.3 调整顶岗实习时间,让其更科学化 59-60
4.2.4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视度 60
4.2.5 利用“微信”,“校”、“园”合作,进行监督管理评价 60-62
4.3 幼儿园层面 62-65
4.3.1 做好顶岗实习前、后工作,使其合作共育最大化 62
4.3.2 重视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培养,激励成长 62-63
4.3.3 指导教师多维度开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3-65
4.4 政府层面 65-67
4.4.1 成立监管部门,完善规章制度,加大保护力度 65
4.4.2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校”“园”“生”积极性 65-66
4.4.3 发挥信息督查作用,传播正能量 66-67
参考文献 67-69
附录1 69-73
附录2 73-75
附录3 75-77
附录4 77-78
致谢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