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构建孩子未来科学之梦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素质的提高应从幼儿抓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为造就一代具有科技素质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幼儿未来科学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被明确列为五大领域。《纲要》中提出科学领域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帮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操作等方法进行活动探究,从中获取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本研究以三所幼儿园的13个大班为例,运用访谈、观察、问卷等方法调查了幼儿园科学区探究活动的现状,分析了幼儿园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为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提供主要参考和借鉴。调查发现,幼儿园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活动开展程度不一,教师指导欠缺,幼儿参与意识不强,材料利用不充分,活动开展保障不到位,家长参与度不够等。究其原因主要为: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科学观念不够深刻、幼儿认知能力缺乏、材料和教具分配不平衡、家长参与度不高及...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 5-6
Abstract 6-7
绪论 11-28
一、选题缘由 11-13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5
(一) 研究目的 13
(二) 研究意义 13-15
三、相关概念界定 15-16
(一) 科学区 15
(二) 科学区活动 15
(三) 科学区探究活动 15-16
四、文献综述 16-22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6-19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9-22
五、理论基础 22-24
(一)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22-23
(二) 罗威尔的探究式科学教育 23
(三) 谢尔曼的科学游戏论 23-24
六、研究方法 24-28
(一) 研究对象 24-25
(二) 研究思路 25-26
(三)研究方法 26-28
第一章 幼儿园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的现状 28-46
一、幼儿园开展科学区探究活动的相关情况 28-31
(一) 活动频率适宜,开展质量欠佳 28-29
(二) 活动目标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 29
(三) 活动内容来源充分,具有单一性 29-30
(四) 活动方法应用多样,缺少灵活性 30-31
(五) 活动评价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31
二、教师指导幼儿参与科学区探究活动的相关情况 31-33
(一) 教师全程参与,以领导和观察为主 32
(二) 教师介入方式多样,以启发和引导为主 32-33
三、幼儿参与科学区探究活动的相关情况 33-37
(一) 幼儿与材料偶有互动,参与互动程度较低 33-35
(二) 活动规则意识较强,男女性别差异明显 35-36
(三) 幼儿主体虽有显现,教师中心作用突出 36-37
四、科学区探究活动材料利用的相关情况 37-40
(一) 材料来源途径较广,材料种类形式单一 37-38
(二) 数学认知类材料较多,科学探究类材料较少 38
(三) 封闭性材料多,开放性材料少 38-40
五、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保障的相关情况 40-43
(一) 办园理念全面深入,科学活动认识不足 40-41
(二) 区域活动开设多样,科学活动开展不足 41-42
(三) 自然资源条件丰富,科学活动设施不足 42-43
六、家长支持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 43-46
(一) 家长支持度较高,了解科学活动不够 43-44
(二) 家长文化程度各有不同,科学指导能力欠缺 44
(三) 参与活动意识较强,实际参与依然较少 44-46
第二章 幼儿园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6-55
一、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 46-47
二、教师科学教育素养欠缺 47-49
(一) 知识储备不足 47-48
(二) 组织能力较弱 48-49
(三) 忽略幼儿主动性 49
三、幼儿认知能力缺乏 49-52
四、教学资源短缺 52
(一) 科学探究类材料利用较少 52
(二) 科学探究类实验开设欠缺 52
五、家长参与度不高 52-53
六、社区支持不够 53-55
第三章 幼儿园科学区探究活动开展的建议 55-64
一、加大科学区探究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 55-56
二、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增强教师科学素养 56
三、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兴趣 56-57
四、提供适宜的教具和材料,提高教具和材料的利用率 57-59
(一) 利用材料难度适宜,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57-58
(二) 挖掘生活化的自然材料,节约科学探究成本 58-59
五、创设自由探究条件,营造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氛围 59-61
(一) 营造自由的探究空间 59-61
(二) 提供充裕的探究时间 61
六、推动家园互动,增强家长参与意识 61-62
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升社区参与科学教育的能力 62-64
(一)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62-63
(二) 投入建成自然科学博物馆 63-64
结语 64-65
附录1 65-66
附录2 66-68
附录3 68-69
附录4 69-70
参考文献 70-74
学位论文数据集 74-75
致谢 75
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1]日本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基于《幼儿园教育要领》的文本分析[J]. 屈娇娇. 现代教育科学. 2018(07)
[2]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问题与改进——基于对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借鉴的思考[J]. 高潇怡.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01)
[3]美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 高潇怡,李艾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4]《指南》中的幼儿科学探究——价值取向、目标与实施策略[J]. 刘占兰. 幼儿教育. 2013(16)
[5]美国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简介[J]. 冯翠典. 比较教育研究. 2013(05)
[6]定位儿童科学课堂的坐标点[J]. 王春燕.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3(04)
[7]《纲要》颁布10年来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改革探析[J]. 梁玉华. 幼儿教育. 2011(27)
[8]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 刘慧. 学前教育研究. 2011(05)
[9]对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几点建议[J]. 王冬兰.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0(01)
[10]表现性评价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 周欣. 学前教育研究. 2009(12)
[11]幼儿科学领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一幼儿园课题组,金茂芳,丁健. 上海教育科研. 2009(09)
[12]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对我国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J]. 王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5)
[13]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 高芹. 教育探索. 2009(04)
[14]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J]. 刘焱,李志宇,潘月娟,张婷.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8)
[15]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 郑名,冯莉.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8(06)
[16]幼儿科学教育现状透视与反思[J]. 陈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05)
[17]运用“超级三教学法”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J]. 钟杨,盛群力.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06)
[18]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教学模式发展述评[J]. 高潇怡. 外国教育研究. 2007(03)
[19]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记录方法初探[J]. 方景融,秦淑娟. 早期教育. 2006(08)
[20]中日幼儿园科学教育之比较——以中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分析视角[J]. 木全晃子,霍力岩.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