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公共网络或者公开资源,本站不提供全文浏览或者下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不得用作商业目的。如著作权人不同意转载,请通知本站删除!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9-32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9-13
1.1.1 研究缘起 9-12
1.1.2 研究意义 12-13
1.2 研究综述 13-27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4-19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9-26
1.2.3 研究现状分析 26-27
1.3 研究设计 27-32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27-28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28-29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29-32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2-51
2.1 概念界定 32-39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32-34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34-36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36-39
2.2 理论基础 39-50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39-42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42-44
2.2.3 人力资本理论 44-47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47-50
2.3 本章小结 50-51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51-79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51-52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52-61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52-54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54-61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61-77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61-71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71-77
3.4 本章小结 77-79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79-105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79-86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79-83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83-86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86-89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86-87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87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87-88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88-89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89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89-103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90-93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93-95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95-103
4.4 本章小结 103-105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05-108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5-106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06-107
5.3 展望 107-108
参考文献 108-115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115-125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125-130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130-131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31-132
致谢 132-133